并不是所有的依恋都是安全、信任的良好亲子关系。由于婴儿先天的气质类型和母亲养护方式的相互作用,婴儿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依恋。安斯沃斯根据幼儿在母亲离开后,在有陌生人的情境中的表现,以及母亲返回后和母亲的的互动模式(类似于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场景),将幼儿的依恋分了三类:安全型、矛盾型和回避型。安全型的幼儿在陌生人的情境中也敢于大胆探索,大方地和陌生人表示友好、一起玩耍,母亲刚离开的时候也会哭泣、不舍,但很快又会继续玩耍,母亲回来后会拥抱母亲、迎接母亲;回避型依恋的幼儿与母亲之间没有太多的情感连结,母亲在的时候他们和母亲没有什么互动,母亲离开时他们也不太在意,母亲回来了他们也不会表现出高兴,母亲和他们互动时他们会逃避,他们对陌生人在场也没有什么感觉,他们很少寻求别人的帮助,经常会愤怒;矛盾型的幼儿在进入陌生环境时会很焦虑,他们紧跟在母亲身边,不愿意去探索新的环境,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大哭大闹不让母亲离开,很久情绪都不能平复。母亲回来时他们想要去接近母亲,但一边又抗拒母亲,会尖叫和踢打母亲,这样的孩子很难安抚,对陌生人也不友好。
这里面只有安全型的依恋是发展比较好的依恋关系,其他两种都是不良的依恋关系。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将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。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将来出现情绪和社会性问题。